03
无所适从的沉默期 有的心理学家认为,1~1岁半是理解语言迅速发展的阶段,在这个阶段儿童能懂的话大量增加,但说出的语词还很少,甚至出现一个短暂的“相对沉默期”。这也正是我国目前大多数人工耳蜗儿童植入的时间。 沉默期的时候,宝宝拒绝开口说话,反而要用手势和动作表达自己的意愿,甚至把原来一个人的时候发出来的自言自语也停止了。所以并不是植入耳蜗然后语训就能开口说话,还是会有一个过程。 不少妈妈们又开始了新一轮的怀疑和自我怀疑,这又是咋儿的了? 这个时候,不要急,不妨等一等。 一般到耳蜗植入1年半左右(无不良适应证、1岁左右植入耳蜗),大部门沉默期的宝宝又会突然开口,而且说话的积极性很高,语词大量增加,对句子的掌握能力也迅速提高。 这个时期你应该做什么? 1、丰富生活内容 单调的环境对孩子的语言发展不利,要让孩子多接触生活,多接触社会。 2、不要急于满足孩子的需求 对于孩子在生活中表现出的各种需求,家长不要急于立刻满足,而应鼓励他尽量开口表达并及时给予奖励,只有这样才会使孩子开口说话。04 口口口口吃 口吃是宝宝在发展过程中常见的一种行为,耳蜗术后2年至4年最多。 具体表现是,原来说话一直很流利,也很清楚,但是到了两岁多学说话的高峰期之后,有时会出现语音的重复和句子的中断,说话开始把第一个字重复很多遍。 比如吃东西,会说成“吃吃吃吃吃吃东西”。 这是孩子语言发育过程中的一个自然现象,一般称为“成长性口吃”。 术后两年的孩子,认识的事物已经很多,但掌握的词汇却很少、且不牢固。 他们思维迅速发展,说的技能赶不上思维的速度。 当她想用语言表达一种思想,但找不到合适的词藻,或是在想回答一个问题时突然想到更好的表达方式,在这个过程中就出现了口吃。 随着语言能力的进步,和宝宝的成长发育,大部分宝宝的口吃现象会减少,终致消失,不必担心。 1、 最重要的就是以平常心对待 不要训斥或禁止,如果你紧张了,说话的语气、语调也会流露出来,孩子受到暗示,也会紧张,口吃可能会加重。 可以在一旁边轻轻地提醒他:宝贝,别着急,想好再说!多给孩子一份鼓励。 2、不要取笑宝宝,或是模仿他的口吃 特别是家庭成员不要当场或是跟外人议论他,宝宝也是有自尊心的。 3、鼓励孩子 鼓励孩子想好再说、放慢语速,当他拖长音或是重复时,耐心听他讲完,过一会再让他说一遍,有了每一次的经验,第二次再讲同一句话,就会好得多。 比如宝宝又着急又兴奋的指着大树跟我说:妈妈,我我我我我我看到一个、一个小燕子。 我也会非常兴奋的回应她:“哇,是在这棵大树上么?快告诉妈妈宝宝在大树上看到了什么?” 她就会流利的重复“我看到一个小燕子。” 4、不要帮倒忙 切记不要打断或帮他表达,这样会影响孩子独立思维能力。05 家长的态度很重要:平常心看待 以上洋洋洒洒几千字,总结成三个字就是“平常心”。 耳蜗儿童虽然学说话晚,但语言的学习并不是植入耳蜗后就可以进展飞速,用你的“平常心”看待孩子发育过程中的“不正常”,孩子终不会辜负你的信任。 相反,总是带着一颗焦虑的心,健听孩子也许都会被影响到不正常。科学的康复不仅需要康复老师的教诲,也需要家长合理的期望值和科学适当的参与,恰当的引导可以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。
|